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3篇
系统科学   150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6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7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探究生物质炭用于重金属废水处理的效果,选用花生壳为原料,ZnCl2为改性剂,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得出最优生物质炭的制备条件,并探究了不同单因素对花生壳生物质炭吸附水中Cr(Ⅵ)的效果.结果表明:处理含50 mg/L的Cr(Ⅵ)溶液,花生壳生物质炭的最优制备条件为ZnCl2改性剂浓度4 mol/L,炭烧温度500 ℃,炭烧时间3 h,单因素实验最佳反应条件为pH=2,投加量=50 mg,此时吸附率为93.72%,且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吸附.等温吸附实验符合Langmuir模型,表明吸附过程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属于吸热反应;动力学符合准二级方程,吸附过程中以化学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52.
为了探索当归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以道地当归药材为试材,采取单因素及响应面分析法,将当归粉碎粒径、加水倍数、提取时间作为考察因素,以挥发油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优选挥发油提取工艺条件,并在此工艺条件下提取当归挥发油,利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测定挥发油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粉碎粒径24目、加水倍数6倍、提取时间7 h,此工艺条件当归挥发油提取率高;抗氧化性试验表明当归挥发油质量浓度为1.2 m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51.9%。该试验应用单因素及响应曲面模型优化的工艺稳定,挥发油提取率高,此条件下生产的挥发油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为当归挥发油提取工艺参数的明确及优化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53.
以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藻蓝蛋白(Phycocyanin)的纯度和回收率为指标,考察溶胀法和冻融法中不同破壁影响因素及活性炭吸附法中活性炭目数、活性炭加入量和吸附时间对藻蓝蛋白粗提的影响,并结合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参数,得到最优破壁条件和活性炭吸附条件。结果表明,溶胀法最优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50(g/mL),溶胀时间24h,溶胀次数2次,测得藻蓝蛋白纯度为0.47,得率为2.17%;冻融法最优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50(g/mL),冷冻时间8h,冻融次数2次,测得藻蓝蛋白纯度为0.34,得率为2.19%。活性炭吸附法最优工艺条件为300目活性炭,活性炭加入量0.7g/20mL,吸附时间10min,藻蓝蛋白纯度为0.80,回收率为73.23%。疏水层析法纯化得到食品级藻蓝蛋白(纯度P≥0.7)和医药级藻蓝蛋白(纯度P≥3.0),总回收率为61.15%。因此,溶胀-活性炭吸附-疏水层析三步提纯藻蓝蛋白工艺合理可行,实现了医药级藻蓝蛋白的分离提纯,降低了工业生产成本,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4.
袁凤娟  于璐  张萌  王岩 《广西科学》2022,29(6):1141-1150
为探究面包树(Artocarpus altilis)树叶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本研究以面包树树叶为原料,乙醇为提取剂,采用常温提取法、回流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3种方法进行提取,得到最佳提取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6.15%、固液比1∶8.3 (g/mL)、提取温度74.03℃、超声时间71.33 min,类黄酮得率为8.87%,含量为0.93 mg/mL。类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为0.23 mg/mL,对ABTS+自由基的IC50值为0.024 mg/mL。上述工艺条件能有效提取面包树树叶中的类黄酮成分,其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为面包树树叶类黄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5.
高校后勤是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高效、服务型后勤系统能够为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良性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新时代提高高校后勤服务质量,提高后勤服务对高校教学科研的支撑度是高校后勤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高校后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运用系统观念,统筹各领域的发展,才能提高运行效率,提供良好的服务。WSR方法论是重要的系统工程分析方法之一,运用WSR方法论利于梳理后勤系统各个领域之间联系,推动整个系统良性发展。论文基于WSR方法论从物理(W)-事理(S)-人理(R)三个层面分析了高校后勤服务管理要素,搭建了高校后勤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提升“三度”(配备度、规范度、和谐度)的建议,为提高后勤服务质量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系统对于制造系统的生产柔性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由于AGV系统具有许多的变量且有动态性、随机性特点,其优化配置比较复杂。提出了一种将系统仿真、数学解析和多目标优化相结合的方法,对AGV系统进行了优化配置;运用离散事件仿真模拟AGV系统运行,利用敏感性分析分离设计变量,采用析因试验和响应面方法拟合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基于非支配解排序多目标遗传算法求解多目标优化解。通过AGV系统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可为制造系统和物流仓储领域中AGV系统的优化配置提供一种有效的系统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7.
系统生成论体系与方法论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图从生成论的自然观出发,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从系统论到混沌学,直至复杂网络研究的这一系统科学之学科群,重新梳理、认识各学科之间的互相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建构生成论的系统科学体系。文章以超循环理论为基础,讨论了复杂系统生成的基本机制,并由此推出生成性系统的重要特征。试图突破西方传统的还原论,提出系统生成论的方法论原则——“复元论”或“探源论”,为系统科学的生成论研究方向寻找统一的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58.
复杂性研究的模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欣荣 《系统科学学报》2007,15(3):12-17,23
模型方法是塑造实在的科学工具,它兼有还原与整体两种特性,因此在复杂性科学研究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复杂性科学一般在隐喻类比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建立了大量的复杂系统模型。回声模型、涌现模型、沙堆模型、人工生命模型是几个已经比较成熟的复杂性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59.
民间法研究方法主要通过其他人文和社会科学方法的借鉴而形成,包括主位方法、共时方法、动态方法,它们既可以适用结构主义又可以适用功能主义的立场。在研究民间法时须以三种方法联合使用,具体通过观察和“看”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60.
The inherent complexity of organizational systems defies full understanding by inquirers. This condition often causes organizational inquirers to become mired in convoluted deliberations, unable to attain the consensus among the inquiring community that is needed to advance the research forward to a meaningful conclusion. Consequently, many practitioners and researchers employ models of organizations to aid in simplifying the system's complexity and to reach shared agreement. Because no single model can fully capture the complexity of an organization, Dr. Bela H. Banathy therefore proposed using three types of interrelated models to give a multidimensional view of a human system under study. Since Banathy first introduced his three lenses approach, the concept has been employed in many educ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setting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author's experience using Banathy's three lenses and integrates their usage with some other popular modeling techniques, providing a comprehensive view of how Banathy's three lenses can be effectively employed in contemporary organizational settin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